[orca切片3d打印测试模型1]新手必看,拓竹p1p测定打印温度、流量、K值_哔哩哔哩_bilibili
[orca切片3d打印测试模型2]使用orca调节3d打印回抽、冷缩误差与孔洞补偿,以拓竹p1p为例_哔哩哔哩_bilibili
[orca切片3d打印测试模型3]最大体积流量与VFA测试,以拓竹为例_哔哩哔哩_bilibili
本页基于 https://github.com/SoftFever/OrcaSlicer/wiki/Calibration#Flow-rate 翻译
注意 :完成校准后请务必新建项目来重置切片软件的状态。
流量校准
注意:拓竹 X1/X1C 用户在打印时切勿选中“流量校准”选项:
流量校准分为粗调和细调两遍,这两遍除了取值范围不同以外过程几乎一致。
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流量校准:
选择你想要进行校准的打印机、耗材和工艺。
从菜单栏的
校准
菜单中选择粗调
。软件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工程,该工程包含了9个校准图块,每个图块将会用不同的流量进行打印。切片并打印该工程。
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新的流量比例:
当前流量比例 x (100 + 表面最为光滑的图块对应的数字)/100
。举例来说,如果你当前耗材设置中的流量比例为0.98
,
并且表面最光滑的图块上的数字为5
,则新的流量比例为0.98x(100+5)/100 = 1.029
。 修改完流量比例后务必记得保存你的耗材设置!从菜单栏的
校准
菜单中选择细调
。细调的过程和粗调类似,只是这次的工程包含10个图块。切片并打印该工程。重复步骤4和5。举例来说,如果你在粗调后得到的流量比例为
1.029
,然后细调时表面最为光滑的图块上的数字为-6
,那么最终的流量比例为1.029x(100-6)/100 = 0.96726
。 再次强调,要记得保存耗材设置!
压力提前
Orca Slicer 提供3种校准压力提前量的方式。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。请注意,每种模式都有两种类型,对应了近程挤出和远程挤出机。
请务必按照自己机器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校准类型。
注意:拓竹 X1/X1C 用户在打印时切勿选中“流量校准”选项:
划线模式
划线模式最快也最直接,但是其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严重依赖于你打印机的首层打印质量。强烈建议在使用该模式时启用打印机的网格调平功能。
该模式的测试步骤如下:
选择你想要进行校准的打印机、耗材和工艺。
打印工程并自己观察打印的结果。选择看起来最均匀的那条线对应的数字,那就是最合适的PA值。将该值填入耗材设置里的
压力提前
选项中即可。
V形模式
V形模式修改自 Andrew Ellis' pattern method generator,而其又是修改自 Sineos 开发的 Marlin pattern method。
Ellis' Print Tuning Guide 提供了详细的校准教程,在此我们只着重说明那些在 Orca Slicer 中校准时需要注意的部分:
首先,使用V形模式校准时,在准备
界面上你只能看到底板上有一个很小的方块,而不是完整的校准图形。这是因为:
校准图形本体是使用自定义 G-Code 实现的。这个小方块只是一个占位符,让我们有地方插入这些自定义 G-Code。当你切片后你能在
预览
界面看到完整的图形;这个小方块是最终校准图形的基准点,你可以移动这个小方块,最终的校准图形会跟着这个方块一起移动;
测试时使用的实际耗材也是由这个小方块设置的耗材决定的
其次,Ellis' generator 支持调整测试时使用的打印机、耗材和工艺。在 Orca Slicer 里,你可以和正常的打印一样在准备界面的左侧直接修改这些参数。
在选择V形模式时,Orca Slicer 会自动应用 Ellis 推荐的默认设置。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设置有:
Ellis 的测试参数使用耗材丝直径的百分比来决定线宽,Orca Slicer 也使用了同样的方式,按照 Ellis 推荐的百分比和你选择的喷嘴直径计算最终的线宽
本测试只使用了
缺省
和首层
两种线宽参数本测试只使用了
首层速度->首层
和其他层速度->外墙
两种速度参数你无法更改测试图形里数字下方的填充模式,因为它并没有使用你设置中选择的填充模式。所有的这些填充都是用自定义 G-Code 实现的,包括那些“填充”其实都是在 G-Code 里写死的
PA塔
PA塔模式测试耗时较长,但是它不受首层质量的影响。进程挤出机测试时PA塔每打印1mm,PA值会相应提高0.002;而对于远程挤出机,PA值每1mm提高0.02。
该模式的测试步骤如下:
选择你想要进行校准的打印机、耗材和工艺。
打印完成后,自己观察塔的每一条边,找到你认为的总体质量最好的一层。
计算对应的PA值。举例来说,根据下图所示的结果,发现在8mm高的那一层质量最好,那么对应的PA值就是
0.002x8 = 0.016
(远程挤出机则为0.16
):
温度塔
温度塔是个很直观的测试。温度塔在竖直方向上被划分为多层,每一层的打印温度都不同。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层的打印情况确定最优的打印温度。
通常,最优的温度打出来的层会拥有较少的拉丝,较好的层间结合,较低的翘边,较好的垂悬和搭桥质量。
回抽测试
本测试会自动生成一个回抽测试塔。回抽塔不同的高度在打印时使用不同的回抽距离,每隔一定高度会有一个小突起用以区分。
打印完成后,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打印结果来确定最佳的回抽距离。最佳回抽距离通常是产生最少拉丝的那一层对应的回抽距离。如果有多层的拉丝一样干净,则选择回抽最短的那一层。
如上图所示的对话框可以调节测试的参数,如起始和结束的回抽长度,以及回抽长度的步进。默认参数为从 0mm 开始以 0.1mm 步进增长至 2mm 结束。对于大部分的近程挤出机来说,使用这些默认参数就可以了。但如果你使用的是远程挤出机,那么你可能需要将参数改为从 1mm 开始以 0.2mm 步进增长至 6mm。
注意:当使用 PLA 或者 ABS 这类不易拉丝耗材进行测试时,你可能会发现任何程度的回抽都很有效,整个回抽塔从头到尾都没有拉丝。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,那么在耗材设置里将回抽长度设置成介于 0.2mm 到 0.4mm 之间的任意值就可以。
然而如果你发现整个回抽塔从上至下都有严重的拉丝,通常意味着你的耗材丝受潮了,或者你的喷嘴漏料。
Orca 误差测试
Orca 误差测试可以用来评估打印机和耗材的打印尺寸精度。该测试模型包含一个正六边形柱和一个底座,在底座上有6个正六边形的孔,
每个孔的公差分别为 0.0mm、0.05mm、0.1mm、0.2mm、0.3mm 和 0.4mm。六边形柱的尺寸如下图所示:
你可以用一个M6内六角扳手或者打印的六边形柱来测试打印误差:
最大体积流量校准
该测试可用来校准给定耗材丝的最大体积速度。Orca Slicer 内置的耗材丝配置中预设的最大体积流量可能不够准确,使用本测试能够计算出你实际使用的耗材能够达到的最大体积流量。
要开始测试,你需要输入这么几个参数:起始流量,结束流量和步距。通常情况下默认的参数(起始流量 5mm³/s,结束流量 20mm³/s,步距 0.5mm³/s)应该就够用了,除非你事先大致了解你使用的耗材可能的流量上下限。
测试模型打印完成后,从下往上找到最先出现打印缺陷的那一层,尤其要注意墙面从磨砂到光面质感的变化。
用卡尺或者尺子量出最先出现打印缺陷的那一层到底面的高度。用以下公式即可计算出耗材的最大体积流量:起始流量 +(最先出现打印缺陷的高度 * 步距)
。举例来说,用默认参数执行测试,然后最先出现打印缺陷的那一层到底面的高度为 19mm,那么对应的最大体积流量为5 + (19 * 0.5)
,即13mm³/s
。将该值填入耗材设置中的最大体积速度
一栏中即可。
或者你可以在 Orca Slicer 的“预览”界面,将“颜色方案”设置为“流量”,然后拖动右侧的滚动条到最先出现打印缺陷的那一层,再拖动下方的滚动条,即可显示对应层使用的打印流量,此流量即为该耗材的最大体积流量:
注意:你可能需要在你测量值的基础上减去 5-10% 来确保打印的质量不受测量误差影响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